河海大学“211工程”建设速度快质量好

时间:2001-04-30浏览:1230

  教育部所属的河海大学,是我国高等院校中最早进入“211工程”建设的大学之一。从1996年至今,学校在进行“211工程”建设中,突出学科建设和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统筹规划,抓紧抓实,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的成果:学科建设和教育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建成一批技术与设备先进的实验室;科研成果运用于经济建设获得重大效益;以“源泉工程”为标志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学科、专业都得到长足发展。学校发展成为以工科为主,经、管、法、文、理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为河海大学在新的世纪取得更大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几年来,河海大学充分利用国家实施“211工程”对学校投入的大量资金,对已经确定的十个重点建设项目,实行项目负责制,加强重点学科和为学科配套的试验室建设。河海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水文水资源项目建设,先后购买引进了高精度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车载气象测雨雷达、静止及极轨气象卫星接收系统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创建水文水资源自动测报系统、节水技术研究中心等,结合“九五”攻关和国家重大经济建设工程的实际,取得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获得多项国家级奖励:长江防洪决策支持系统研究,针对长江中游防洪决策实际问题,融合现代风险分析理论、洪水预报技术和防洪系统分析,创造性建立了防洪决策风险分析模型,首次为防洪决策提供了定量化的风险信息,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农作物节水高效灌溉制度研究,已经推广应用于农业生产中,面积1000万亩以上,预计直接经济效益达8亿元。河海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岩土工程学科的专家教授,得到“211工程”经费的强力支持,建成了水工结构试验研究中心、岩土工程实验室、地质工程实验室和结构检测实验室,采用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参与沪宁高速公路、杭州至衢州高速公路、江阴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建设,成绩突出,是江苏高校中唯一被江苏省委、省政府两次授予建设有功单位的大学,研究成果获得1997年江苏省科技进步特等奖,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以中国工程院吴中如院士领衔的课题组,注重前沿研究领域―水工建筑物的安全监测控制技术研究,通过“211工程”建设,形成国内外首创的大坝安全综合评价专家系统等高水平研究成果,不仅长期承担长江三峡工程的施工管理安全监测任务,还建设成为国内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监测新技术的开发研究基地。水力发电工程学科带头人索丽生教授等多年研究的“水锤基本理论及其工程应用研究”课题,紧密结合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实际,社会和经济效益明显,成果获得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鉴于我国有着18000公里的海岸线,发展潜力很大,河海大学投入资金1000多万,在海岸带综合开发、治理与保护项目建设方面,取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部分特色研究方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重点学科和实验室速度快质量好的建设,使得全校仪器设备总值由1996年的7613万元,增加到2000年的1.6亿元,大大提高了学校对外科技服务的竞争能力。1996年,河海大学年承担科研经费4248.5万元,到了2000年,学校横向、纵向和基金项目总数已经超过一亿元,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高素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河海大学在建设“211工程”过程中,采取扩大对外交流、竞争上岗、参与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才引进等积极有效的措施,在加强学科带头人和学术梯队建设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近年来,先后有340名教师和科研人员,从国外留学、进修后回到学校,在教学科研岗位发挥重要作用;1996年,教师中只有7%的人员具有博士学位,2000年已达到了15%;同时,包括院士、博导在内的一批重量级人才先后被引进学校,建成了一支学科、专业和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层次比较高、能打硬仗的教学科研人才队伍,并且在“211工程”建设项目或建设子项目中担任负责人,在服务国家经济建设中崭露头角。不久前,由吴中如、王思敬两位工程院院士领衔的河海大学院士专家团,主动到山东、河南两地,为南水北调工程、黄河水资源保护、科学调度与管理等重大科技创新问题以及联合培养人才等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咨询意见。岩土工程学科的58名科研人员中,60%拥有博士学位,已有博士生导师9名,平均年龄只有38岁。该学科的教授专家参股建立了股份制公司,依托岩土工程研究所的技术力量和设备优势,已经在“产、学、研”一体化方面创出了一条新路。
河海大学开展了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和合作,已经与世界上10多个国家的4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协作关系,和荷兰的德尔夫特科技大学、美国的普渡大学等高校比较频繁地开展互访交流,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大学生,促进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促进了学术水平的提高。
  此外,河海大学注重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使之成为“211工程”重点学科的重要支撑。学校“211工程”着重建设的校园网、现代教育技术等公共服务体系项目,已经投资1500万元,建成了现代化的网管中心、宽带网试验室、电子阅览室和一批多媒体教室,建立了远程教育网络,解决了河海大学三个校区的教育资源优化、共享,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丰富了教学手段,突破了时间和地域对学校教育事业的约束,为面向21世纪科技发展,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建设数字化校园做了开创性的工作。
  加快“211工程”建设,已经为河海大学的腾飞插上了双翼,一个特色优势明显的新兴高校,正在走向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