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一线采风】河海大学积极深化“大思政课”体系建设

时间:2024-11-07浏览:364

河海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把思政课建设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建强组织体系、创新育人模式、整合优质资源、强化教师培育等措施,不断深化“大思政课”体系建设,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加强系统设计,完善工作格局。一是坚持高位引领。深入落实“立德树人”工程,将“大思政课”作为“教育强国、河海何为”战略谋划的重点工作,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纳入学校重大规划和专项工作规划,实施“思政强基建设工程”,扎实抓好各项任务落实。制订《关于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以培养行业领军人才为出发点和着力点,突出“以水育人”导向,将“融水德、知水情、彰水志”育人任务有效嵌入“大思政课”体系,明确方案路线图、时间表、责任人,实施台账化管理,推动方案落地见效。二是强化协同育人。充分发挥行业特色,拓展政产教合作内涵,依托校地校企合作项目,推动社会力量、社会资源嵌入“大思政课”体系,深化学校“大思政课”综合改革,实施“行走的思政课”专项计划,组织“近源头、看水利”系列活动,推进治水实践与思政课教学贯通融合,全方位构建政产教融合的思政育人新范式。三是完善政策支撑。聚焦选、引、转、兼四个方面,完善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才引进政策和人才图谱,深化思政课兼职教师聘任与管理机制改革,推动党政领导、企业专家、先进模范等担任思政课兼职教师,以“一核多元”的教师队伍体系,丰富有现实温度、有实践厚度、有思想深度的课程内涵。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发力,在教师岗位评聘、考核等政策中突出课程思政权重,形成“教师人人懂思政、学生时时受教育”的“大思政”育人氛围。

创新育人模式,打造特色课堂。一是打造水利工程中的思政课堂。厚植工程育人特色,在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大国工程实地研学中,强化学生对“国之大者”、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的领悟和把握,打造具有河海特色的“思政”教学品牌。创设长江大讲堂、长荡湖讲坛,宣讲国家“江河战略”和国家水网建设等重大战略、重大工程,强化专业教育、育人目标的具象映射,引导学生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举办“河海铸神针”专题思政大课,由水利建设先锋榜样讲述守护“大国重器”的工匠故事,引导学生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二是打造社会实践中的思政课堂。设置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乡村振兴、新质生产力调研、党政基层挂职等社会实践专项工程,支持和鼓励广大同学知国情、真调研、强本领。与全国大思政课实践基地“红色李巷”结对育人,建立学习社、联学站、实习实践基地60余个,提升时代新人培养成效。设立大学生书记助理、政策讲解员、思想调解员等实践岗位,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社区发展,在服务社会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三是打造红色资源中的思政课堂。充分挖掘学校作为“红帽子大学”的丰富资源,聚焦“河海校史与革命文化”开设特色思政选修课,构建“核心思政课程+特色选修课程”体系。开发张闻天陈列馆、校史馆等馆藏资源育人功能,挖掘河海名教师、名校友、名学生、名专业、名项目“思政元素”,通过主题档案展览、档案实景课堂、“红色放映厅”等活动,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目前,该模式经验已被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红色地名和江苏省党史教育基地吸纳。

整合优质资源,培育思政品牌。一是打造数字化课程思政。积极推动网络课程建设,发挥首批国家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国家智慧教育平台首批试点高校引领作用,将数字思维、数字技术及数字化方法应用于课程思政教学全过程,打造融入现代信息技术的5门国家和江苏省课程思政示范课。充分发挥文科类虚拟仿真实验室载体作用,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中设置“赤子之心:矢志不渝的革命初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内容,以智慧感知的方式体验历史教育,切实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二是构建一体化交流平台。发挥全国高校“数字马院”联盟载体作用,以江苏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示范项目高校领衔项目为抓手,与南京市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合作,建立大中小学一体化的集体备课、合作型教学研讨、教学材料共享、教师合作培训和“大思政课”基地共建机制,建设“厚学讲坛”“新人文讲堂”等一批合作品牌。三是强化全方位宣传展示。依托易班网、学校官方微信视频号等平台,组织开展“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围绕思政课教学内容创作短视频,陆续推出《河海物语》《此间河海》《河海常韵》等30余条专题视频,入选中国科协风云榜“2022年度优秀传播作品”。

强化发展保障,培育优良师资。一是健全制度体系。严格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成立思政课教师建设专项工作小组,研究解决、推进落实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难点问题。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导委员会,制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聘任管理办法(试行)》,规范思政课教师聘任管理,明确岗位规划与设置、岗位任务、聘任程序等,促进思政课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二是拓展发展平台。创设思政课教学“知行”工作坊、思政课青年教师集训营,通过“一课一精品、一月一专题”系列活动,提升思政课教师理论素养和育人能力。鼓励专兼职思政教师积极参与各类专业技能比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深化“大赛—大师—大课”联动建设机制,组织5名获省级思政技能大比武特等奖的教师专设分享公开课,提升思政课教师业务水平。三是加强团队建设。充分发挥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的引领作用,调整优化思政课教学组织,成立思政课教育与研究中心,建立由思政课首席教授牵头的6个思政课教研室。实施青年教师“双导师”制,由“双导师”领衔集体备课、课程结对、课程培训、课程跟听,组织开展系列“思政课青年教师发展论坛”,着力打造一批高质量的思政教师团队。

新闻链接: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192/s133/s184/202411/t20241106_1161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