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非典”防治活动回顾(三)(2003年5月19日――5月25日)
发布时间: 2003-05-26
                                河海大学“非典”防治活动回顾(三)         
  注:“河海要闻”栏目已经单独登出的新闻不再重复收录

  1. 为了增强广大同学的身体素质,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积极贯彻学校学院关于防治“非典”的行动部署,本着“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促进友谊”的宗旨,在院分团委书记朱倬然老师的策划下,交通学院学生会举办了“初夏五月――交通学院健身月”系列文体活动。5月上旬,已经开展了年级篮球赛并得到江苏教育电视台的片段转播以及与兄弟院系的篮球比赛。5月18日下午,本次活动在校篮球场举行了开幕仪式。接下来,学院校本部17个班级开展了趣味接力赛,在开幕式系列活动结束之后,同学们纷纷用彩带系在篮球场的铁丝网上,上面表达了同学们携手共战“非典”的心愿。之后一段时间,还将开展学生与教工各项比赛以及交通院与水环院教师体育竞赛活动。

  2.常州校区根据学校关于坚持“非典”防治工作和教学科研工作两手抓、两不误的指示精神,在“防非”的同时加强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近日,校区召开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专题会议,认真学习了张长宽校长关于我校学科建设情况分析的讲话精神,并就进一步加强校区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进行了深入地讨论。会议强调,学科建设要抓住重点,突出特色,注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要提前启动2003年度学科建设项目,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并加强学科调研;重点建设机械电子工程博士点,加强材料加工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硕士点建设,加快通信及信息工程硕士点建设,扶持统计学硕士点建设。会议还指出,在目前“防非”的严峻形势下,各单位要通过电话、网络、函件等各种渠道加强对外联系,拓展科技服务领域,并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开发工作。

  3.在全员发动、共抗“非典”的非常时期,土木工程学院2002级测绘(2)班王平同学主动向校“非典”防治工作办公室捐款100元,为学校“防非”工作献出了一片爱心。王平同学是班里的团支部组织委员,平时关心同学,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当被问及为什么要捐款时,王平同学说:“抗击‘非典’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面对严峻的‘防非’形势,我们响应学校号召,遵守学校的各项‘防非’规定,坚守在校园内,就是对学校‘防非’工作尽到了责任。但我还想再尽一份心意,虽然钱不多,但可以给抗击‘非典’多一点支持,尽我所能出一份力。”

  4.日前,电气工程学院制定了《宿舍卫生管理规范》,对学生宿舍卫生状况、物品摆放、值日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时还完善了卫生检查监督机制。从本周开始,学院分团委将开展寝室文化卫生综合评比及新风文明流动红旗评比活动,评比“清洁卫生寝室”、“新风文明寝室”及“明星寝室长”。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表彰优秀寝室的同时,学院还将通报批评卫生较差的寝室。寝室评比活动将形成制度,督促各寝室养成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寝室清洁卫生、美观大方,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5.人文学院党总支在“非典”防治工作中,一方面坚决贯彻学校关于“非典”防治的各项措施,另一方面将“非典”防治工作看作是一次全面提升同学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的良机。近期,党总支书记缪名芬结合当前“防非”形势,又专门召开院研究生分会会议,要求学生干部继续发挥骨干作用并结合专业特点,多开展能够体现校园文化和人文情怀的活动。为此,院研究生分会也表示在继续做好宿舍卫生和同学们体温测量等工作的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以增强同学们的体质和抵抗“非典”的能力。并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非典”与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论坛系列活动,号召同学们结合各自学科方向和兴趣,运用相关理论,对“非典”进行理性的思考。

  6.电气学院在认真抓好“非典”防治工作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克服“防非”期间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联系不便的困难,广开思路,积极有效地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是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使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二是拓宽就业渠道,积极与用人单位联系推荐毕业生,还鼓励学生利用就业网站获取信息,扩大就业视野;三是加强就业的服务工作,安排专人帮助毕业生邮寄自荐书,加强与用人单位联系。由于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到目前为止,毕业生就业率与往年同期持平,做到“防非”与就业两不误。

  7.5月16日,水资源环境学院召开了一次学生党员扩大会议,并举行了一次“防非”时期的特殊党日活动。会议强调了学生寝室卫生是“防非”工作的重要环节,要求所有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在关键时刻充分发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做好卫生清洁、晨检工作并协助督促其他同学,实行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寝室卫生责任制。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在这非常时期他们有责任有义务也有信心发挥自己的作用,带动同学们一起创造美好、卫生的生活环境,使“非典”远离学校。

  8.近日,保卫处校卫队与鼓楼区“防非”办密切配合,将一名翻墙进入我校并谎称为非典疑似病人的男子制服,移交宁海路派出所处理。在整个事件中,身处一线的保卫人员临危不惧,泰然处之,始终以大局为重,心系学校师生员工的安危,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

  9.常州校区学生自律委员会自3月份成立以来,充分调动了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律委员会采取了分层管理、责任到人的办法,在学生宿舍建立了值班制度,还发动全校同学成立了若干互助小组,组织同学相互服务,使每一个同学都自觉地参与到校区防治“非典”的各项工作中。同学们表示:我们人人都是服务员,人人都是战斗员。《常州日报》对此作了专题报道。

  10.面对当前趋于平稳的“非典”疫情,水资源环境学院要求全体师生员工绝不可麻痹大意,不能有一点松懈,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继续严格按学校和学院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不断查找薄弱环节,群防群控,步步落实,稳扎稳打,并做到“防非”工作和教学、科研工作两不误。

  11.5月22日,党委研工部潘正初部长率队到江宁校区看望慰问02级师资班学员和常州班研究生。潘部长介绍了研究生院近期“防非”工作进展情况,询问了学员们的学习生活状况,并与他们一起交流、讨论了“防非”的特殊形势,勉励大家克服“防非”时期出现的困难,一边抗击“非典”疫魔,一边毫不放松学习,做到既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又强身健体、科学生活。

  12.河海大学老年体协根据学校“防非”工作安排,及时调整活动计划,结合老年人的特点积极组织广大离退休老同志参加各项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要求他们搞好自我保健,少去公共场所,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老年体协还积极发挥足部健康法研究会咨询服务部的作用,组织力量编写了通俗易懂、便于掌握的“防非”自我保健手册――《中医自我按摩保健法》,发送给全体师生员工,以增强大家的保健能力。

  13.为在“非典”期间做好应届本科毕业生实习期满返校工作,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工作方案,要求全体工作人员在思想上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做细做实此项工作。强调要加强与外地实习生的联系,准确掌握他们的返校日期、回宁路线、乘坐的交通工具及到宁时间等,切实做好他们返校后的卫生、消毒和体温监测工作。

  14.在水电院抗击“非典”的第一线,活跃着由董利川、严亚芳、陈金鸿、诸一骅、许正果、郑本椿六位老师组成的学院江宁校区01、02级专业导师、班导师队伍。老教师们把学生们当作自己的孩子,向同学们宣传防治知识,要求同学们多参加体育锻炼,注意休息,增强免疫力,让“非典”无从肆虐。特别值得一提是严亚芳老师,在得知同学们还没有口罩,不顾自己年老体弱,一家一家药店地为同学们凑齐所需的口罩。老教师更是关心江宁校区学生的情况,几乎天天到江宁来,找学生干部、同学们谈心,在一手抓“非典”防治的同时一手抓同学们的学习。老教师还通过开班会,找个别同学谈心的形式,要求同学们不能因为非典耽误了自己的学习,更要利用这段时间,安心学习,争取在即将到来的考试中考出好成绩。

  15. 自“防非”工作开展以来,外国语学院分团委、学生会在院党总支的领导下,准确、快速地向广大同学传达校“非典”防治领导小组的文件、通知、指示,组织同学收听、收看关于防治“非典”的电视讲座,认真学习校宣传部、学生处分发的“非典型肺炎”防治知识宣传册,并将预防措施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来。院分团委、学生会还响应院党委、校团委的号召,组织了“阳光总在风雨后”――抗击SARS系列活动,如举行篮球赛、排球赛、羽毛球赛、跳绳比赛等,为了增强同学们战胜SARS的自觉性、自信心,院分团委还发起“口罩总动员”――口罩设计比赛,鼓励同学们乐观地直面SARS危机。广大同学还积极参加校团委举办的“我与SARS”征文比赛等活动。
 
(文字供稿:交通学院 常州校区 土木学院 电气学院 人文学院 水资源环境学院 研究生院 离退休工作处 计信院 水电学院 外国语学院)

(统稿:校长办公室)